2015年4月10日 星期五

沒有結局的《北非諜影》

  會說它沒有結局,是因為這本劇本從誕生到養成的過程,沒有人知道它會發展成甚麼狀態,沒有人有辦法掌握(幸虧它很爭氣的變成經典中的經典)。
  上一篇文章有說,要來看看這個劇本如何在大家七嘴八舌的狀況下倖免,所以就來談談《北非諜影》從劇本、選角、實際拍攝,到後來的行銷吧。





  劇本的雛形是舞台劇劇本《Everybody comes to Rick's》,由一對美國夫婦Murray Burnett及Joan Alison所撰寫。這個故事的靈感,是來自他們到歐洲旅遊時親眼目睹奧地利被德軍佔領,奧地利人民流離失所。而當他們來到南法時,在一個熱鬧喧囂的酒吧裡,一名黑人鋼琴師彈著鋼琴,酒吧裡充滿德軍以及企圖逃到Casablanca的有錢人,因為在當時Casablanca是前往美洲的跳板。
  然而,這部舞台劇劇本並沒有被接受,沒有真正被拿來搬演,於是便流落到華納電影公司裏頭。就在珍珠港事件爆發的幾天後,這本劇本落到華納電影公司的劇本審查員(script-reader專門審核收到的劇本能否拿來拍攝)Stephen Karnot的手中。Stephen看完劇本後興奮的告訴華納電影公司的製片--Hal B. Wallis--劇本的故事、架構、時間點等等都非常好。於是乎,這部劇本的命運就要在此被扭轉,華納電影公司從Burnett夫婦手中購得劇本的所有版權,《Everybody comes to Rick's》就要從此變成《Casablanca》。
http://iv1.lisimg.com/image/6257032/600full-hal-b.-wallis.jpg(http://iv1.lisimg.com/image/6257032/600full-hal-b.-wallis.jpg)
Hal B. Wallis

  在當時候,美國舉國瀰漫著戰爭及反法西斯的風氣,連娛樂業大本營的Hollywood也不意外。當時會拍攝愛國電影,而《Casablanca》也算是這個風氣下的產物。在改寫劇本的過程,Wallis先找來Epstein兄弟來幫忙,但後來因為Epstein兄弟要幫忙寫另一部愛國電影,Wallis只好找另一位資深編劇Howard Koch來續寫。當時候Epstein兄弟只寫到Ilsa及Laszlo第一次進入Rick's cafe的那景而已。整個編劇的過程是不斷的從別人已改寫過的內容,再一次的消化改寫(感覺好痛苦)。其實在電影要進入拍攝的階段,劇本尚未完成,只有個雛形出來而已。由於每個人員的檔期難橋定,尤其是女主角Ingrid Bergman,對方的經紀公司已表明只能將她「借」出八個禮拜。
http://images5.fanpop.com/image/photos/29900000/Casablanca-casablanca-29953167-1741-2268.jpg(http://images5.fanpop.com/image/photos/29900000/Casablanca-casablanca-29953167-1741-2268.jpg)
Ingrid Bergman

  拍攝從1942年5月25日開始進行,但過程可說困難重重,最嚴重的狀況是拍攝進度追趕上編劇速度,現場的演員們及導演Curtiz常不知道整個故事內容會如何發展,就連編劇他們也不知道,因為共同撰寫的人太多了。

  不過這個不知所措的氛圍,恰好符合電影中所要傳達的氣氛,裏頭許多的經典台詞,也是大家在不知道會如何發展的狀況下,隨興揶揄想到的,例如:Rick說他是為了水來到Casablanca,Renault反問他Casablanca是個沙漠,哪來的水?Rick這時再度放出冷箭--他知道他搞錯了。
  感覺快分崩離析,但大家還是忍過去完成了這部電影,而在快要放映的時候碰上法軍、英軍、美軍要從Casablanca攻入北非的消息,這很天時地利人和的讓美國人民一窩蜂的上戲院看《北非諜影》。


  《北非諜影》當中有無數的場景跟對白,反覆的被後人使用,無論是消遣性的電視節目或是有意再締造另一個經典的影集製作者。
  這個現象其實已是cult movie的寫實案例,人們無法忘懷電影裡浪漫又沒有結局的戀情,無奈被戰爭跟現實拆散的戀人,留下一隻曲唱詠這段無法忘懷的戀情《As Time Goes By》,字句皆牽縈著男女主角的心思。
  這部片成功的塑造一個悲情男主角--一個憤世忌俗、活在往日情傷的男人,成為一個民族英雄。Rick這個角色賦予飾演男主角的Bogart一個迷人的形象,Bogart的經典海報充斥美國人平常的生活中。觀賞者不斷想複製出電影裡的氛圍,他們想進入電影中的世界。
http://www.theweeklings.com/wp-content/uploads/casablanca-cigarette-bogart.jpg(http://www.theweeklings.com/wp-content/uploads/casablanca-cigarette-bogart.jpg)
Humphrey Bogart
  說真的,Bogart在演《北非諜影》以前,給人的形象不過就是個會酬酒吸煙的憂愁男人,沒人會稱他是個帥哥型男。當Wallis提議要Bogart飾演Rick的時候,華納兄弟公司的大老闆還質疑的問:「誰願意親Bogart?!」不過接演Rick之後,大眾對於Bogart的好感度無法光用提升來形容,應該說已經到了崇仰的地步。Bogart1957年去世,哈佛大學的Brattle theatre421日舉辦Bogart festival,播放《北非諜影》以緬懷這部經典電影。雖然這個並沒有變成一項傳統,但其他學校也相繼模仿舉辦Bogart festival
出乎人所意料的是,在1942年的好萊塢來說,當時還沒有像現在的電影宣傳一樣,充滿許多海報、周邊商品等等。這種宣傳手法是到1970年代才出現,而《北非諜影》的熱潮依舊持燒到那個時候,甚至比以往更熱燒,對販賣電影周邊商品的業者來說它是必備存貨。
http://photos1.blogger.com/blogger/310/2032/1600/bogart4.jpg (http://greenbriarpictureshows.blogspot.tw/2006/07/birth-of-bogart-cult-when-did-humphrey.html)

  整體來說,《北非諜影》是個一再被精裝的作品,創作者們是半盲人的狀態下以自己的全力去將這部作品完成,使得這部片每一個地方都經過雕琢。不過這樣雕琢的結果,也不一定使得電影和諧,場跟場之間連貫的邏輯有時有點卡,如:回憶巴黎的那段。

參考資料:
A kiss is still a kiss. Oxford, Edward, American History Illustrated, 00028770, Nov/Dec92, Vol.27, Issue 5
Playing it again and again, by Kathy Merlock Jackson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