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

《林肯》&《間諜橋》看近期的史蒂芬史匹伯

這兩部片算是導演史蒂芬史匹伯最新的導演作品

這兩部同樣都在探討當時代下的人權爭議:《林肯》是黑人的人權,《間諜橋》是被俘間諜的人權

處理人性糾結的題材,同時讓作品精彩萬分商業片,一直以來是史蒂芬史匹伯的拿手好戲

想以前的《AI 人工智慧》(A.I. Artificial Intelligence, 2001)、《關鍵報告》(Minority Report, 2002)等等,除了科幻故事本身富有想像力,更深層的人性問題也都有提出來

可是!!

我覺得《間諜橋》有大瑕疵...

《林肯》則是夾雜太多訊息

雖然可以展現一個編劇如何細心的把歷史細節納入,可是對於南北戰爭只知道是美國鬧內鬨的歪國人來說,看《林肯》非常累人啊~



當然這只是Noci看完後的觀察跟感受

Rotten tomatoes什麼的都拍手叫好啊~

暴雷提醒:
《林肯》(Lincoln, 2010)
《間諜橋》(Bridge of Spies, 2015)
《北非諜影》(Casablanca, 1942)
《航站情緣》(The Terminal, 2004)


在談劇情之前,先來談談

色調上可以明顯感覺到:根本是同一個傢伙的作品吧

沒錯,史蒂芬史匹伯一直以來都用同一隻攝影師—— Janusz Kaminski



上圖是《林肯》,下圖是《間諜橋》

不過在《間諜橋》多用了廣角鏡頭,很多地方都會發現左右兩邊的柱子都有變形痕跡

《間諜橋》講述的背景年代也比《林肯》現代,色彩的運用組合比較鮮明,節奏配合美國的好男人代表——Tom Hanks,步調比較明快




上圖是《林肯》,下圖是《間諜橋》,可以發現下圖的左右兩邊又有變形吧


上圖是《間諜橋》裡面的美國學生跟小女朋友在試圖翻圍牆的時候,這時候鏡頭走動的畫面,讓我想到《搶救雷恩大兵》(Saving Private Ryan, 1998)的場景

Janusz Kaminski 的攝影還有一個特色,就是他在拍攝背光的畫面時的光暈



上圖是《林肯》的畫面,可以看到窗戶透出的光暈,下圖是《間諜橋》也可以看到背光的多明顯

不過我覺得這個技巧在《間諜橋》裡面太over了...尤其在要求修正憲法的會議那段,見下圖



看到了嗎,每個可以反光的東西都閃閃發亮呢!

嘿,想到老電影《北非諜影》 的導演在拍攝女主角楚楚動人的時候,都會刻意選用這種柔焦畫面,讓所有的東西看起來都格外動人喔

(Casablanca 的 Ilsa,出場總是如此楚楚動人)




在劇情方面啊,《林肯》遠勝於《間諜橋》

兩部雖然都是史實改編的,但是,這兩部的焦點主要就是——主角要在那個時代做出非常艱難的選擇

《林肯》裡面可以明顯感受到,當時的議會還有反彈聲音有多麼大,民主黨反對之外,共和黨也分流派

林肯除了應付政治之外,他自己的家庭問題也很多

林肯疲憊不堪,而且擔心每拖過一天,戰爭死亡的人數愈多

就算你對片中的政治看不懂好了,你也可以知道,這個人的壓力有多大啊!

(壓力超大的林肯)



但是《間諜橋》呢,我們知道這是一個國際爛攤子,要男主角這個平民律師去收拾

一開始先講被抓的蘇聯間諜大致是怎樣的人,再來是他被抓,男主角幫他辯護

同時間,美國政府正派出自家的間諜去蘇聯上空照相(這時候觀眾心裡已經猜到他們八成會被蘇聯抓到)

接著男主角有機會跟蘇聯去交換人質,沒想到發現另外一個美國大學生被東德抓起來

這下陷入難題,到底怎樣可以拿一個換兩個呢?

這就像男主角在片頭的時候一直跟人家 argue 說:對於我的客戶來說,賠償責任只有一件,也就是這一起車禍,總不能五個人被我撞到我要賠五件吧?這樣賠償責任會無限上綱,賠不完...blahblahblah

(片頭的保險賠償 argue)

看看你!你現在就是在對東德還有蘇聯無限上綱啊!

無論如何,男主角很衰的冒著生命危險完成這個任務

可是!!太多事情沒跟觀眾解釋了!!

1. 蘇聯間諜到底在傳遞什麼情資?硬幣裡面的情資是什麼?

好吧,你不講就算了


2. 蘇聯間諜到底有沒有被美國政府逼供,像蘇聯對美國間諜那樣子狠毒對待?

沒有拍這段,感覺把美國講得很人道一樣,不太滿意

3. 救回美國大學生了,然後呢?美國大學生的小女朋友怎麼了?

沒有講,留給觀眾無限遐想吧,呵呵

題外話,在《北非諜影》人家可是把小配角年輕夫妻(Annina和Jan)的後續交代的清清楚楚呢!

4. 為什麼最後面救大學生那幕,你只是把大學生拉過來而已?!你把東德當什麼了?!

好啦假設東德本來就很孬,已經沒什麼立場談交換條件,之前只是在虎假虎威,但...你之前給我的劇情提示都不是這樣啊...這原本應該是超級危險的啊...怎麼一下子就弱掉了?

(確定大學生無誤)

(直接抓走大學生,不鳥東德)

本來這部片最有趣的地方是:如何拿一個換兩個?

跟蘇聯還有東德的交涉過程是唯一刺激的地方,可是結局的處理把前面的緊張都消弭了,還有缺乏解釋的地方就這樣結束了

以間諜片來說,《間諜橋》特別不精彩

少了非常多的心機詭計,只是平平的描述如何欺負東德還有蘇聯,結局就少了驚喜感

驚喜感要怎麼來呢?

讓我們來回想一下史蒂芬以前的作品《航站情緣》吧!

同樣是美國好男人Tom Hanks飾演的主角,同樣是個好人可是很衰的被滯留在機場

可是為什麼女主角沒有跟他在一起?為什麼有人百般刁難他?為什麼有人挺他?還有那個花生罐裝什麼?

這些問題都沒有明講,是在認識這些角色的過程中,我們自己發現答案了



唉呀,抱怨了非常多《間諜橋》

《林肯》的故事是很沉重的:政治分爭、不斷死人的戰場、瘋掉的老婆大人、不服氣的大兒子

打勝仗的方式還是玩政治手段,極不光彩,但這就是《林肯》會成功的原因



結論呢,史蒂芬史匹伯在《間諜橋》有一點幼稚,在《林肯》又把歷史題材翻新一層

終歸是個喜歡探討人性議題的導演

回顧《E.T. 外星人》(E.T. the Extra-Terrestrial, 1982)、《侏羅紀公園》(Jurassic Park, 1993)、《神鬼交鋒》(Catch Me If You Can, 2002)、《航站情緣》...等等

他對於角色的情感一直很有直覺

希望美國的導演可以跳脫美國主義式的思維,把題材發揮得更多元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